許先生提問時間:2022-03-24 09:57:14已解決 √我要咨詢
煅燒生石灰的原材料
(1)用于煅燒石灰的石灰石為普通石灰石、大理石,其顏色為深灰色、青色白紋,其石灰石的技術指標見表1
表1 用于煅燒石灰石灰石的技術指標
類別 CaC0 MgC03 粘土雜質
一類 >95 <2.5 <2
二類 >82 <10 <8
(2)用于煅燒石灰的燃料見表2。
表2 用于煅燒石灰的燃料
煤類 發熱量 含C量 揮發分 灰份 粒徑mm
無煙煤 >5000kCal >80% <10% <30% 25 .40
二、石灰煅燒的原理
理論方程式+42.5kCal---~CaO+CO2
理論上生產1噸生石灰需要投入1.78噸石灰石,實際生產中,由于原材料的品質及技術操作誤差,產生部分生燒和雜質。一般都大于1.78噸石灰石。
三、石灰煅燒質量保證條件
燒制石灰質量的好壞取決于風、煤、料的平衡,而又以風、煤的煅燒溫度為主要條件。
(1)入窯石塊粒度要適當。石塊重量控制在0.5一lOkg以內,粒徑控制在60—200mm之間,小石塊放在通風好的窯壁。大石塊放在通風差的窯中間。
(2)增加接觸面。采用薄煤、薄料煅燒,用粒徑25ram小顆粒煤,增加燃料與石灰的接觸,避免離燃料近的石灰石溫度過高而產生過燒:離燃料遠的石灰石溫度較低。造成生燒。
(3)增加入窯風量。增設煙道,強化負壓抽風,提高熱利用率。窯下口出灰處,增設送風機。使入窯煤炭在高溫帶內完全燃燒。
(4)確保立窯的“預熱、高溫、冷卻”三帶的穩定性,做到窯口與料面一定距離,保持預熱區內一定深度,底火位置不上不下,高溫區不拉長,邊沿不下陷
漏煤,使得窯口四周與中心出灰量平衡。
【題 名】生石灰的生產及對加氣混凝土的影響【刊 名】加氣混凝土.2007(2).-15-16產業信息
1.簡介一種以氧化鈣為主要成分的氣硬性無機膠凝材料。石灰是用石灰石、白云石、白堊、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原料,經900~1100℃煅燒而成。石灰是人類最早應用的膠凝材料。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人已用于建筑,中國也在公元前7世紀開始使用石灰。至今石灰仍然是用途廣泛的建筑材料。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按其氧化鎂含量(以 5%為限)又可分為鈣質石灰和鎂質石灰。由于其原料分布廣,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在土木工程中應用廣泛。2.生產工藝原始的石灰生產工藝是將石灰石與燃料(木材)分層鋪放,引火煅燒一周即得?,F代則采用機械化、半機械化立窯以及回轉窯、沸騰爐等設備進行生產。煅燒時間也相應地縮短,用回轉窯生產石灰僅需2~4小時,比用立窯生產可提高生產效率5倍以上。近年來,又出現了橫流式、雙斜坡式及燒油環行立窯和帶預熱器的短回轉窯等節能效果顯著的工藝和設備,燃料也擴大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氣等。 3.原料及生產凡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天然巖石,如石灰巖、白堊、白云質石灰巖等,都可用來生產石灰。將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的天然巖石,在適當溫度下煅燒,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鈣(CaO)為主要成分的產品即為石灰,又稱生石灰。在實際生產中,為加快分解,煅燒溫度常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燒時窯中溫度分布不勻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過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鈣未完全分解,使用時缺乏粘結力。過火石灰結構密實,表面常包覆一層熔融物,熟化很慢。由于生產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鎂(),因此生石灰中還含有次要成分氧化鎂(MgO),根據氧化鎂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為鈣質石灰(MgO≤5%)和鎂質石灰(MgO>5%)。生石灰呈白色或灰色塊狀,為便于使用,塊狀生石灰常需加工成生石灰粉、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生石灰粉是由塊狀生石灰磨細而得到的細粉,其主要成分是CaO;消石灰粉是塊狀生石灰用適量水熟化而得到的粉末,又稱熟石灰,其主要成分是Ca(OH)2;石灰膏是塊狀生石灰用較多的水(約為生石灰體積的3—4倍)熟化而得到的膏狀物.也稱石灰漿。其主要成分也是Ca(OH)2。
1、采石(可能是石灰石才行,弄成小塊的石頭)
2、裝窯。一層煤一層石,多層。(技術活,有師傅,不是誰都能裝的好,要不燒不透)
3、點窯燒制。點窯有技術,要專門的師傅。
4、燒完等幾天出窯就行了。就是冷冷。1、采石(材料很重要,一定要選好的石灰石)。2、裝窯。下面是易燃材料,比如木材,然后一層煤一層石地裝,要裝好多層。 3、封口,用泥巴把露出地面的部分封住,注意在頂部流出洞口,要不然你的灰窯沒辦法點燃。4、點窯。5、出窯,燒完后等兩天左右出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工序我只是見過,是技術活,必須有師傅把關,否則就只能是生產廢品。
您好,客服在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的嗎?